云龙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 索引号:B0U734932/2022-00007
  • 公文种类:
  • 发文机关:云龙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云龙服务】野生菌虽好吃,谨防中毒不能忘!

发布时间:2022-05-16    浏览次数:   【字体:


云龙县融媒体中心云龙关注2022-05-15 17:04

立夏伴随着雨季的到来,云龙人喜爱的美味佳肴——野生菌又要闪亮登场啦!然而,野生菌虽美味,风险却不容忽视,每年吃菌中毒的事屡见不鲜。据统计,2021年云南省因食用野生菌发生中毒事件600余起,导致2000多人中毒,20多人死亡,教训极其惨痛。为有效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云龙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如下:

云龙县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
当前,随着雨季来临,我县各类野生菌即将大量上市,野生菌一旦

采摘、食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危及生命安全。为有效预防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云龙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预警公告如下:

一、广大人民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颜色鲜艳、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

二、严禁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农村集体聚餐、婚丧宴请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加工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三、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不要凉拌食用,不要多品种混合加工,加工时要炒熟煮透后再食用。

四、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避免将野生菌中毒反应误作醉酒反应,

从而导致未及时就诊。

六、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应当立即采取简易方式催吐,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就诊。

七、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综合协调作用,认真研判防控形势,突出防控重点,强化野生菌中毒应急救治和辩识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八、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正确鉴别和食用野生菌的知识和方法,引导群众不轻信所谓的民间经验。宣传引导要做到入村入户,人人知晓。

九、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和社会共治的要求,加强应急防范,及时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报告和互通信息,加强协作和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责任,强化市场开办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对各类餐饮服务单位、农(集)贸市场的监督检查,严防来历不明、辨识不清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销售。

十一、政府食品安全办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查督办、跟踪问效职责,加强督导检查,查找薄弱环节,督促整改落实。

十二、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能力水平,积极稳妥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要加强信息互通、强化协同联动,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严禁漏报、瞒报、谎报。

               云龙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2513

为让大家安全食用野生菌,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哪些菌子有毒?哪些菌子能吃?野生菌中毒后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急救等一些知识。

云南常见有毒野生菌

▼▼▼

能吃的野生菌

▼▼▼

能吃的菌子

1、松茸

2、青头菌

3、鸡枞

4、牛肝菌

5、奶浆菌

6、鸡油菌

7、谷熟菌

8、干巴菌

野生菌中毒常见症状

▼▼▼

吃菌中毒的新闻也屡见不鲜:有人吃完菌后被人追着满山跑,有的在病床上抓老鼠,就连狗吃了菌也满屋子抓小人。这些看似迷幻神奇事件的背后都是毒蘑菇在“作祟”。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毒菌种类达400多种,云南省有200余种。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毒菌大致分为剧毒、有毒两大类,剧毒菌种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中毒;有毒菌种可造成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类型中毒。

【急性肝损害型】引起急性肝损害型的毒蘑菇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一些种类所引起,包括鹅膏属、盔孢伞属、环柄菇属的一些种类。近80%的中毒死亡是由它们所引起。其中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误食后潜伏期长,具有假愈期,会导致中毒者急性肝损害,并引起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

【急性肾衰竭型】急性肾衰竭型中毒主要由鹅膏菌属中的有毒种类引起,中毒特征表现为误食后具有8—12小时的潜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损,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横纹肌溶解型】横纹肌溶解型中毒由亚稀褶红菇(俗名:火炭菌)引起。误食后发病快,在1小时内出现症状。开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6—12小时出现全身乏力明显,肌肉痉挛性疼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困难,血尿或血红蛋白尿,出现酱油色尿液。中毒严重者12小时即出现死亡。

【胃肠炎型】引起胃肠道刺激和炎症的菌子很多,主要有网孢牛肝菌属、青褶伞属、鬼笔属、鳞伞属、枝瑚菌属、红菇属等。在我省菌中毒病人中此型最为多见。潜伏期为10分钟至6小时,发病快。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或腹绞痛,腹泻水样便。

【神经精神型】神经精神型中毒由含有神经毒性、癫痫性神经毒性、致幻性神经毒性的毒菌引起,已知的约有60余种。一般进食后10分钟—2小时内,除呕吐和腹泻等胃肠炎型症状外,还有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多汗或大汗、唾液增多流口水、流泪,兴奋、幻觉、步态蹒跚、心率缓慢、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表现。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视、哭闹无常、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呼吸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溶血型】赭鹿花菌等生食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型中毒。误食后症状出现快,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症状。不久,溶血的发展导致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以及贫血。溶血会导致包括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光敏皮炎型】此型中毒主要由叶状耳盘菌等引起。误食中毒后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小时发病,一般在1—2天内发病。表现为“日晒伤”样红、肿、热、刺痒、灼痛。严重者皮肤出现颗粒状斑点,针刺般疼痛,发痒难忍,发病过程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日光下会加重。一般4—5天后好转,有的病程4—15天。

吃野生菌注意事项

▼▼▼

一是太幼小、霉变的菌子不要吃:菌子太小难识别,霉变的菌子有其他毒素也可引起中毒二是杂菌不要吃:杂菌不易识别,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三是一定要煮熟炒透:有些菌种的毒素经高温加热后可被破坏,但有些剧毒菌种毒素高温依然不能破坏,所以不要误食最重要四是吃菌子最好不饮酒:酒精可以促进毒素的吸收,也可能与毒素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从而加重中毒症状,因而吃菌时最好别饮酒。五是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如何防控食用野生菌中毒

▼▼▼

1、市场管理方要管好集贸市场不让有毒野生菌上市销售;

2、餐饮服务单位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确保食用安全;

3、群众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食用野生菌时烹饪需谨慎。

毒菌中毒如何自救

▼▼▼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

野生菌虽美味

但安全第一位

记住不采摘、不购买、不烹饪

不熟悉的野生菌

来源:云龙县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